早在9月底,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(以下簡稱寧東基地)的企業就收到了科技和信息化局發布的2023年本級科技項目申報指南,明確建立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投入考核機制,不達標者不僅不予支持,還將進行通報。
倒逼企業加大研發投入,這是寧東基地今年給企業打的一劑“預防針”。這樣的“針”,共有3支。
“作為寧夏的‘一號工程’,我們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?!?1月14日,寧東基地黨工委副書記、管委會副主任張偉強調,該基地以科技為杠桿,三管齊下,要為自治區穩住經濟大盤作出“寧東貢獻”。
科技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
與榆林、鄂爾多斯共同構成國家能源“金三角”的寧東基地,連續4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前10名。
去年,寧東基地再次交上亮眼成績單: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00億元;工業總產值1550億元,是西北唯一產值過千億的化工園區,工業增加值占全區工業經濟比重達到27%;財政總收入105.36億元,其中稅收收入占比90%以上。
產業發展靠科技,然而就是這個生機無限的地方,當前科技創新還存在明顯薄弱環節——科技型企業數量占比不多,超過半數規上企業存在研發投入不足的情況。
根除頑疾,必須對癥下藥。寧東基地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“指南針”。
今年6月,基地管委會召開首次科技創新大會,出臺了極具含金量的“科技創新20條”政策,同時發布5個“揭榜掛帥”項目,上線科技服務平臺。
發展高科技、實現產業化,循著這一方向,寧東基地加快推動二次創業高質量發展。
開展企業家創新精神培育行動,每月舉辦一次科技政策解讀培訓會;建立重大科研項目“揭榜掛帥”與自治區聯合支持機制,目前基本促成3項;與華東理工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共建創新研究院……
用寧東基地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長易靜華的話說就是,“牽一發而動全身,科技創新工作全面起跳”。
政策引導企業鉚勁搞創新
抓創新就是抓發展。對于重點領域科技創新的支撐力度,寧東基地下重金支持,這是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的“強心針”。
聚焦煤制油、精細化工、清潔能源等9個細分產業,凡是項目建成后固定資產投資強度達到400萬元/畝,且固定資產投資實際收入額(不含土地)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,基地將按照總額的2%進行獎勵,最高可達3000萬元。
“我們今年著力培育壯大企業創新主體,要建立科技型企業培育庫?!币嘴o華介紹稱,對于首次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、自治區科技“小巨人”企業和自治區技術創新示范企業,基地按照政策獎勵額度進行1∶1配套。
另外,年銷售收入達到5億元以上且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5%以上的企業,按其研究開發費用的10%給予獎勵;研發試制填補國內空白重大創新產品的企業,最高可獲300萬元獎勵。
與此同時,寧東基地增資1300萬元擴大“寧科貸”擔?;鹨幠?,指導和推薦29家企業獲取社會資本5.084億元;將科技項目“限時申報、逾期不候”改為“常年受理、分批評審”,充分調動企業創新積極性。
隨著百項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和百項科技成果轉化“雙百”行動有序開展,這里創新蔚然成風。
寧夏君磁新材料公司成功研制出稀土鐵氮永磁器件,成為豐田汽車供應商;寧東瑞華新材料公司研制的特種抗凍防水涂料達到國際水準,價格僅相當于進口產品的1/3……一批“單打冠軍”有力地支撐了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正向激勵與反向倒逼聯手
“除了‘指南針’和‘強心針’,我們還給企業打‘預防針’。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相結合,工作才能出實效?!睆垈フf。
R&D投入是促進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因子。在“科技創新20條”中,寧東基地明確增強對創新驅動的財力保障,確保財政R&D經費投入年增速達到30%以上。
作為R&D活動三大執行主體之一,企業責無旁貸。
記者注意到,寧東基地強化入園企業R&D投入考核,對國有企業、科技型民營企業和其他民營企業R&D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低于3%,且每年R&D經費增長分別低于5%、10%、8%的,原則上不得享受下一年度寧東本級各類財政優惠政策。
“倒逼機制是推動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良機?!睂幭奶┖头季]纖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唐凱深有感觸。
正是得益于科技創新,該公司高模型對位芳綸技術研發取得新突破,實現了高強型、高模型、有色纖維等高性能差別化對位芳綸產品的規?;a。
有了科技創新加持,經濟運行穩中有進、進中向好。
1—9月,寧東基地完成工業總產值1448.8億元,增長33.2%;工業增加值增長11.5%,較1—6月加快4.1個百分點;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39%,利潤總額增長13.1%,稅收總額增長25.7%。
“未來,寧東基地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、產業強區戰略,不斷增強發展新優勢,爭做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排頭兵?!睆垈ケ硎?。(記者 王迎霞 通訊員 趙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