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段時間受疫情影響,賀蘭縣常信鄉桂南村的大白菜、菜花、青蘿卜等秋菜成了壓在村民心口的一件惆悵事。隨著初冬氣溫持續下降,桂南村7社菜農吳林看著地里的菜花犯起了愁,“菜再賣不出去,就要在地里凍壞了?!?/p>
桂南村黨支部書記王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:“不能讓大家的辛苦都白費了,得想辦法盡快將秋菜都銷售出去,減少菜農經濟損失?!弊ァ邦^雁”帶“群雁”,今年常信鄉在各村推行了“書記領辦”黨建工作,向各村書記壓擔子,要求村黨支部書記圍繞各村發展的要事、基層治理的難事、群眾關注的實事主動向群眾征求意見,積極領辦民生事。在本輪疫情中,王健積極落實“書記領辦”任務,搖身一變,當起了菜農們的“推銷員”。他接連向同事朋友、各大超市、蔬菜銷售點、采購客商等挨個打電話詢問有無購菜需求,凝聚各方力量幫忙轉發售菜消息,一傳十、十傳百,訂單電話紛至沓來。
吳林種植的菜花也終于有了銷售渠道,連日來,吳林夫妻倆一直忙著在田間地頭采摘菜花,經過精選和套袋后再進行裝箱,運往王健幫忙聯系的電商物流園食堂。菜賣出去了,血汗錢也保住了,一家人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吳林說:“前些天可把我愁壞了,眼見蔬菜長成了卻賣不出去,就要爛在地里,我心里真是著急。好在村干部幫我們找到了銷售渠道,真的太謝謝了?!?/p>
截至目前,桂南村農戶種植的400畝秋菜中80%已售出,剩余蔬菜由于市場售價低,農戶不愿出售,因此王健又積極協調本村供港蔬菜基地,租用閑置冷庫便于村民存放大白菜、菜花等易儲存蔬菜。
王健表示,今后桂南村將在全力保障全村各類農產品銷售暢通的同時,借助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的發展模式,依托桂南冷鏈項目,持續推進蔬菜生產經營主體培育和品牌打造,擴大桂南村“雙桂蔬菜”的口碑效益,提升蔬菜產業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。(記者 梁小雨 文/圖)